在20世紀90年代,我國逐步將工業(yè)CT技術應用于工業(yè)無損檢測領域,用于解決用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檢查不出或檢測效果不佳的問題,目前,國際無損檢測界把工業(yè)CT稱為最佳的無損檢測手段。
工業(yè)CT檢測性能指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檢測范圍:主要說明該CT系統(tǒng)的檢測對象。如能透射鋼的最大厚度,檢測工件的最大回轉直徑,檢測工件的最大高度或長度,檢測工件的最大重量等。
使用的X射線源:X射線能量大小、工作電壓、工作電流及焦點尺寸。X射線能量是穿透等效鋼厚度的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。
掃描模式:常用的CT掃描模式有II代掃描、III代掃描。III代掃描具有更高的效率,但是容易由于校正方法不佳而導致環(huán)狀偽影(所以減弱或消除環(huán)狀偽影是體現(xiàn)CT系統(tǒng)制造商技術水平的主要內容之一);II代掃描效率大約是III代掃描的1/10—1/5,但其對大回轉直徑工件檢測有益。此外CT系統(tǒng)通常會具備數(shù)字射線檢測成像(DR)功能。 射線管有點類似于燈泡。 X射線管產(chǎn)生射線的前提是必須打開電源,然后通過控制器的操作產(chǎn)生高壓。這意味著X射線探傷儀在不通電的情況下不會產(chǎn)生任何射線,如果不連接高壓則不會產(chǎn)生電子,并且電子不會撞擊陽極目標,因此不會產(chǎn)生X射線。所以在電源沒有接通的情況下,X射線檢測設備是不會產(chǎn)生X射線。
掃描檢測時間:指掃描一個典型斷層數(shù)據(jù)(如圖像矩陣1024×1024)所需要的時間。
圖像重建時間:指重建圖像所需的時間。由于現(xiàn)代計算機的運行速度較快,所以掃描結束后,幾乎是立即就能把重建圖像顯示出來,一般不超過3s。
分辨能力:工業(yè)CT系統(tǒng)的核心性能指標包括:
①空間分辨率:從CT圖像中能夠辨別最小結構細節(jié)的能力。
②密度分辨率:從CT圖像中能夠分辨出最小密度差異的能力(通常跟特征區(qū)域大小結合在一起評定)。
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的關系。在輻射劑量一定的情況下,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指標。提高空間分辨率會降低密度分辨率,反之亦然。
對于普通的工業(yè)CT系統(tǒng),其核心性能指標只有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;而對于一臺高精度測量工業(yè)CT系統(tǒng)而言,除了上述兩個核心性能指標外,還有另外兩個核心性能指標:
①幾何測量精度:在CT圖像上測得某對象的幾何尺寸與該對象真實尺寸之間的絕對誤差。
②密度測量精度:在CT圖像上測得某對象的密度值與該對象真實密度值之間的相對誤差。